現代汙水處理技術,按處理程度劃分,可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處理工藝。汙水一級處理應用物理方法,如篩濾、沉澱等去除汙水中不溶解的懸浮固體和漂浮物質。汙水二級處理主要是應用生物處理方法,即通過微生物的代謝作用進行物質轉化的過程,將汙水中的各種複雜的有機物氧化降解為簡單的物質。生物處理對汙水水質、水溫、水中的溶氧量、pH值等有一定的要求。汙水三級處理是在一、二級處理的基礎上,應用混凝、過濾、離子交換、反滲透等物理、化學方法去除汙水中難溶解的有機物、磷、氮等營養性物質。汙水中的汙染物組成非常複雜,常常需要以上幾種方法組合,才能達到處理要求。
水質水量
1、根據提供的汙水的相關資料,浙江某農村汙水處理站處理汙水的水量為:Qd=1000 m3/d。
2 汙水處理站汙水水質指標
根據當地環境監測站提供的監測數據以及我公司結合場村汙水檢測的經驗,先確定該場村汙水成分與具體的參數。
汙水處理排放標準
根據國家環保總局的相關規定及水域功能區劃分標準,本項目執行《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的一級標準B級。該廢水處理後應達到以下所示標準:
城鎮汙水處理處理原則
作為村鎮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水汙染控製的關鍵環節,村鎮汙水處理廠工程的建設和運行意義重大。由於汙水處理站的建設和運行不但耗資較大,而且受多種因素的製約和影響,其中處理工藝方案的優化選擇對確保處理廠的運行性能和費用降低最為關鍵,因此有必要根據確定的標準和一般原則,從整體優化的觀念出發,結合設計規模、汙水水質特性以及當地的實際條件和要求,選擇切實可行且經濟合理的處理工藝方案,經全麵比較後優選出最佳的總體工藝方案和實施方式。
在本汙水處理站工藝方案確定中,將遵循以下原則:
1) 技術成熟,處理效果穩定,保證出水水質達到標書規定的排放要求。
2) 基建投資和運行費用低,以盡可能少的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效益。
3) 運行管理方便,運轉靈活,並可根據不同的進水水質和出水水質要求調整運行方式和工藝參數,最大限度的發揮處理裝置和處理構築物的處理能力。
4)選定工藝的技術及設備先進、可靠、成熟。
5)便於實現工藝過程的合理自動控製,提高管理水平,降低勞動強度和人工費用。
未能查詢到您想要的文章